枣庄红色经典 美丽程庄八景
综合资讯
华夏企业在线
admin
2019-12-31 15:01

创作人员:邵明思 秦利虎 赵怀珠 杨冬英 张玉臣 张希龙

创渠精神

在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程庄村村南 ,横跨于胜利渠的节制闸上矗立着一幅标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个红色经典的文化符号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我们拉到1976年那个火红的年代。

进入胜利渠纪念馆,馆里陈列着鲜明、生动、真实文件文书、工具、展品、照片等,琳瑯满目,留存着记忆的物证,激活了我们对当年创渠工程体验的神经。上世纪70年代,勤劳勇敢的枣庄人民以“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响应市委号召,开凿了一条胜利渠。

胜利渠工程的个性特征有“三个八”: 即八万人上阵、平地开创八十里绿波、灌溉八十万亩土地。

以古邵镇为中心,西从微山湖口,东到台儿庄区涛沟桥,苦战一个冬春,胜利渠胜利竣工。进而,化水害为水利,彻底改写了一方人民靠天吃饭的老黄历。改变了雨季排涝排不出,旱天禾苖尽枯死的恶劣环境。涝洼地变成了良田。胜利渠被誉为枣南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胜利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创渠者的行动口号是“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晴天拼命干;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就动手”----这不仅是鼓舞士气的豪言壮语,而是实打实凿的工作写照。当时天寒地冻,几万人的住宿问题不好解决,就在工地旁边,用木棒和秫秸谷杆搭建一檐到底的草窝棚。广大民工以大地荒草作铺褥,蓝天白云做棉被;切实发扬铺地盖天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顶风冒雪,硬性地完成了任务。当时,不仅群众吃苦耐劳,领导干部也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搭个简陋的草棚,搞些办公用品,门前挂上牌子,就是号令千军万马的指挥部。用几块土坯支起来,就是烧锅煮饭的炉灶。吃的是地瓜、窝窝头,萝卜白菜生咸菜。工地上没有餐厅和餐桌,干群一律都是“露天食堂”。谁也不叫苦叫累,人人都任劳任怨,直到胜利渠胜利竣工。

胜利渠工程的开发,是彻头彻尾的土法上马,没有任何科技含量。全靠粗糙的原始生产工具,用铁镐刨土、铁钗挖土、铁锨敛土;用独轮车推土、二人抬大筐或肩挑条篮运土等笨拙的劳作形式建成的。八十里长,二十六米宽,四米多深的胜利渠渠道,是英雄的枣庄人民在坚硬的大地上,用两只手一寸一寸的挖掘出来的!胜利渠不仅是七十年代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国人奋发图强的一种时代象征。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各级领导干部、城市下乡知识青年等胜利渠建设者的觉悟、素质,可以说达到世界高峰。在这里揭示了一位伟人的结论: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胜利渠不但能灌溉田地,而且它具有“地球之肾” 的功能, 能够蓄水排涝。它把涝洼荒滩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丰产田。胜利渠惠民之水汩汩流入一方农民的心田。她的水脉柔情沿着阡陌美景绕行;她的肝胆涂地伴随着满腔热血在沸腾----

胜利渠是枣庄人民艰苦奋斗精神的传家宝。

胜利渠是谱写集体主义协作思想的丰碑。

古树传程

古邵镇程庄村的原名叫槐树井村。村中有一棵大槐树,树下有一口古老的温水井,水井旁边有一个古怪的郎中,外号叫苗半仙。苗半仙出生于青囊世家,靠祖传的秘方,专治疑难杂症。方圆几百里都传颂着苗半仙具有救死扶伤,手到病除的医术。

隋炀帝昏庸无道,导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刀兵四起。山东东阿县平民出身的大将军程咬金率众起义,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除暴安良。

公元619年,程咬金投靠唐王李渊,因骁勇善战,被任命为骠骑将军。西夏国王窦建德与唐军对垒。有一次,窦建德夜袭秦王李世民,在即将生擒秦王的紧要关头,程咬金奋不顾身,拚命冲杀,猛击三马槊,打伤了窦建德,救出了李世民,转而大获全胜。程咬金舍身救主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在解盔脱袍的时候,受了“卸甲风”,身染重病。他腰脊剧痛,半身不遂,阵痛难忍,被折腾得就地打滚。在太医院顶尖的太医都束手无策的困境中,程咬金慕名求医投奔苗半仙。

苗半仙秉性古怪,惯用古怪的偏方治病。白天,他让程咬金背靠槐树,用腰脊碰撞树干,直挺挺地站立着,从卯时到午时不停顿的碰撞三个时辰。夜间,他用槐树井的温泉水煮制药汤,让程咬金蹲坐沙缸里浸泡,从子时到寅时泡两个时辰,泡得他大汗淋漓,筋疲力尽。日复一日,昼夜继续,反来复去,始终如此。叱咤风云的虎将程咬金,硬是按捺刚烈的性情,克制火暴的脾气,他被苗半仙驯服得像小绵羊一样的听之任之。

半年多的苦辛煎熬,竟然出现奇迹,程咬金的腰痛病犹如风卷残云一般的彻底痊愈,硬朗的身板康复如初。程咬金告辞了苗半仙,起程返回唐营,当他走出十里开外时,猛然想起一件大事,便拨马而回。程咬金回到老槐树下,滚鞍下马,他和它朝夕相伴半年多,近与肝胆相照,灵犀相通。他五体投地的跪拜,口中念念有词:

槐树王,

你是我的亲娘。

老程若忘恩负义,

天遣五雷击顶。

程咬金回营以后,官运亨通,一路辉煌,可他每年必来拜望古槐树。古槐树是程咬金复壮的吉祥物,程咬金念念不忘拜古槐的报恩故事令人钦佩。因此,这个村名叫做“程壮村”,亦称程庄村。

程咬金是个传奇人物,他身经百战,屡屡化险为夷;他起初称混世魔王;后为唐朝开国元勋、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大功臣之位、官拜位极人臣的卢国公、连目空日月的女皇武则天都尊称他“皇兄″、他是号称九千岁的福星和寿星。

古老的大槐树是程咬金得恩报恩的文化遗存。

程庄村是程咬金封妻荫子的发祥地。

民间流传谚语:

报恩古树功德厚,父封国公子封侯。

一次程庄行,一生好前程。

程庄村老槐树的种族属于国槐。程庄村人都热爱这棵国槐,父老乡亲都念念不忘国槐的屈辱史。

公元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的铁蹄践踏中华。当年秋天,一支英军路过程庄村,在水井上的井架下烧烤活鸡,引起了熊熊烈火,吞噬了国槐。参天大树化为灰烬....。

令人欣慰的是,国槐树具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顽强生命力。现在的程庄国槐,是在枯干上萌发新枝暨老幼衍接的综合体。它那灼伤累累的根桩,它那惆怅叠叠的枯干,以及它那阅历沧桑的年轮,都印证着帝国主义侵略军的丑恶罪状,印证当时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特别印证着一个颠簸不破的硬道理一一只有在共和国的阳光雨露中,浴火重生的程庄国槐才能枝繁叶茂地扬眉吐气,才能日日新,又日新,欣欣向荣 !

稻改论嫁

走进程庄村民俗博物舘,到处悬挂、陈列着陌生的人物面孔和素不相识的陈年老物件。他们和它们一下子把游览观光的人们拉回到一九七六年十一月的一个不可忘怀的日子。那是在运河古渡边的一块场地上,召开枣南稻改会战誓师大会及其相关的情境回放。

当时,枣庄市委副书记周炳洪兼任枣南稻改工程总指挥,他在动员报告中说:同志们,枣庄大地无冬天,地冻三尺不畏难,齐心拧成一股绳,甩开膀子拼命干。接着锣鼓齐鸣,鞭炮震天。就这样枣南稻改工程建设拉开了序幕。

枣南地区为北高南低的地势,大面积的平原地均低于海拔35米。每年雨季山区的洪水一泻南下,都被运河的河坝堵挡去路,进不了运河,造成了内涝灾害。古邵镇及沿运一带,受灾最重。旧时,沿运一带的农作物都是以种植地瓜为主。老辈人都说:“只有地瓜才能养活穷人。”可是,每当地瓜长到鸟蛋大小(高粱出穗,豆子开花)的时候,一场暴雨,泛滥的洪水吞噬粮田,丰收在望的好庄稼全部泡汤。年复一年,水患频仍,当地的老百姓吃什么?答案是:地瓜干子当细粮,地瓜叶、野菜、粃谷糠。

地瓜是危险品,切晒瓜干时,遇到阴雨天它就发霉变苦,喂猪猪都不吃;把地瓜放进地窖里储藏,也会腐烂发臭,不能食用。所以,调整农作物种植,势在必行。

枣南是解放前淮海战区的前沿,枣南稻改的胜利,正象当年打淮海战役一样。一是组织领导的好。省、市、区、公社的主要领导始终吃住在工地上,公社为团,村队为连,实行军事化管理。在冰冻的地面上搭起草窝棚,用土坯支上锅灶,门板当菜板,就地生火做饭。二是民工的劳动热情高。工地劳动号子声声不断。“钢铁战士火热的心,天寒冻懒人” 成为广大民工群众的劳动号子、口头禅。渠底装满冻土的小推车,掛上爬坡器,马上由身穿单衣的有力气的民工推上坝顶。工地的高音喇叭不时传来评比的结果,评先的红旗插在工地上,战天斗地的劳动热情战胜了严冬,劳动竞赛的气氛成为工地的主旋律。各连、各团带队领导最担心是成为落后单位,民工加班、加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力量。为了保证按时完工,民工一般情况不愿缺勤,小事不请假,轻伤不下火线。吴林公社三里庄村一对新婚青年,结婚三天,就上了工地,在大草棚后边,用玉米杆搭建了一个小草屋,就是新房,渡过了蜜月;下乡知青白东风的儿子有病住院,他仍然不离开工地;古邵公社党委书记杨增银晴天一身汗,雨季两腿泥,十年没歇过星期天。三是后勤工作做的好。除工具维修,医疗和电工服务在工地外,家里后勤工作不甘落后,杀猪、杀羊和采购蔬菜及时送上工地,确保民工生活需要。

山东省委副书记李振在一次会议上畅谈改善农民生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时,他风趣地说:要和地瓜离婚,让水稻嫁枣南。于是,人们把稻改工程当作谈婚论嫁的头等大事抓起。美好的创造充满着超越和精彩,破天荒搞稻改的创业者带着梦想一起奔跑,在困难挫折中为后人造就美满生活。

一九七七年六月一日, 枣南稻改工程成功,胜利渠提闸放水!

省、市领导为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业效益,号召农民引种水稻搞稻改。在实行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的同时,整平土地,优化土壤,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先后奋斗了四年多,一些低海拔地区,象台儿庄的邳庄、陶沟河、彭楼,峄城区的曹庄、八里沟、吴林等地,引种水稻获得成功。高海拔地区由于多级提水,种水稻生产成本较高,逐步改种了其他作物。但小麦、玉米年产量超过一千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一位村干部风趣地说:大片的茅草不见了,是稻改的功劳,茅草最怕水淹;粮食产量高了,是三中全会搞责任制的功劳。

实践证明,枣南稻改,改变了这一方的农业生产条件,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灌区人民的宝贵财富。

枣南稻改,打破了千年一贯制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这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一次革命。稻改,平整了土地,田成方,园成畦,沟塘穿插,绿树成行,生态平衡,环保精良。农家院里告别了清水煮地瓜的低档生活,饭桌上的主食提高为麦子煎饼、大米饭。

在枣南挖干渠,引湖水,建灌区,搞稻改。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件大事,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有这种改天换地的伟大壮举。

草根书香

从古至今有许多廉明俭朴的官员。像汉朝王良至廉至俭的官员廖若凤羽麟角。

王良,字仲子,东海兰陵(峄城区古邵镇)人。王良出生在农家,受家风的熏陶,他自幼养成节衣缩食的习惯,少年拜师求学,刻苦攻读,博学多才。

王良学成归来,在家乡开办“草根书香”学堂。他的草根书香学堂和其他的学堂不一样。夏天用草棚,冬天用茅屋。课桌是土台子,座椅是草墩子。“草根书香”是节俭办学,弘扬耕读文化,要学子们“脚踩两只船,读书和耕田”。他重视社会底层的贫民教育,治贫先治愚,穷人要认字,人人都能上得起学,家家出学子。要彻底根治“三代不读书,全家一窝猪”怪象。十几年中,培育出千余名学子,有不少学子步入了官场。

建武二年,大司马吴汉闻王良是一代贤士,慕其大名,举荐他入朝为官。公元27年,王良应诏入朝,官拜谏议大夫,沛郡太守,太中大夫。王良官运亨通,但是,他个人生活,依然和在民间一样,克勤克俭,节约朴素,不摆官架子,不讲究排场。他身边没有娇妻美眷,所有的是公牍书卷;他的官邸没有金装玉饰,只有“布被瓦器”。王良生活俭省,为政廉洁,誉满朝野,人们交口称赞。

公元30年,光武帝拜王良为大司徒司直,年禄一千石。司徒史鲍恢到东海郡公差,心想,王良高职高薪,为政廉洁,生活节俭,不知他老家情况如何。于是,鲍恢路过承县,绕道去古邵。

鲍恢来到王良老家一看,其住宅与周围邻居们一样,土墙草屋,门前有猪圈,院内栅棚饲养家畜家禽……他正欲进门拜访,见一位头蒙布巾、身穿布衣的农妇,肩背柴草,手拿镰刀,从田间走来。鲍恢上前问讯:“请问,王良大夫夫人在家吗?”

“妾身便是”。妇人放下柴捆,问道:“请问官爷,你是何人?”

鲍恢大吃一惊,急忙躬身施礼,说:“原来是嫂夫人,失敬了。下官名叫鲍恢,代王大人捎来口信,前来问安。”

夫人说:“家中一切安好,请鲍大人转告夫君,不用惦念。请他保重身体,精心做好他自己的事情。”

鲍恢告辞回京后,“夫居高官妻务农”的佳话很快传遍京都。一年后,光武帝拜王良为封疆大吏,出任荥阳太守。可是,他偏偏丢掉荣华富贵,托病辞职,回家办学,念念不忘“草根书香”的老本行。于是,王良上奏“乞骸骨”的奏折,乞求圣主,让我把这副瘦弱的躯骸和这把老骨头带回老家去吧,谢绝赴任。

王良辞官回到古邵,继续用草棚茅屋,土台子,草墩子,开办“草根书香”学堂,继续教书育人。十年之后,光武皇帝听说王良开办义学,不收“束修” 学费,无私奉献课教农家子弟。皇帝十分感动,他诏令地方官“减免王良子孙的税赋徭役”。 以褒奖王良这位最美教育家。

从东汉到建国初期,“草根书香” 的文脉传承近两千年。这种教育模式是因地制宜,有教无类,让学生学以致用。秀才的学问好,不怕蓝衫破一一是学子们的座右铭。从旧时代的私塾学堂,到建国后的“程庄村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一直沿用着草棚茅屋,土台子,蒲垫子、草墩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实行校舍改造,古邵学校才“鸟枪换炮”,改成了楼瓦一片明的校舍。然而,今天的程庄村知青图书阅览室、学习室,程庄村幼儿园,房顶的楼檐上,仍然覆盖着黄草,旨在留住“草根书香”原汁原味的记忆。

知青让杠

踏进古运河畔胜利渠旁的程庄村,首先是毛译东主席的巨幅画像,金光闪耀。接着,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知青让杠”的大型雕塑。说起这座雕塑来,当年一幅鱼水情深,互争担当重杠的画面,便浮现在面前。

那是一个凛冽的北风吹得树梢嗡嗡作响的季节。在轰轰烈烈,人心沸腾的掘渠工地上。一排排叱咜风云的青壮年队伍,抬着一筐筐冒了尖的泥土,生龙活虎般的狂奔在河床与堤坝之间。抬大筐的英雄们大部分都是人民公社员,另外还有一支别动军,他们从全国各个城市来到农村,他们的名字叫做知识青年。工地上,毎个知识青年都要找一个社员民工作搭挡,两个人一副杠子抬大筐。这抬大筐可不是一般的体力活,一筐泥土二百多斤,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在坑洼崎岖的河堤中,杠子上下晃动,大筐重心难平。一付杠中,前杠俗称“杠头”,后杠俗称“杠尾”。一般情况,抬“杠头”轻易些,抬“杠尾”难重些。知识青年和社员民工之间常常因为争让“杠头”,而僵持不下。此刻,他们会采取最原始简单的办法——“剪刀、锤子、布” 以定胜负,来互让“杠头”。他们这种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把方便让给别人,自己勇抬重担的高姿态、高境界,被人们传为一段鱼水情谊深的佳话。

走进程庄村“知青点”, 客观环境引人注目,令人浮想联翩。脑海里呈现20世纪70年代的那个火红岁月。看到知青食堂内的柴火大土灶,仿佛闻到了当年那朴实的食物味道。黑黑的粗面馒头,金灿灿的玉米面窝头,那薄如蝉翼香气朴鼻的地瓜面推滚出的煎饼。这些,都是难得的珍馐美食。要是再有一碗大白菜炖粉条,那肯定是非常的奢侈了。知青宿舍内,棉织印花布窗帘,稍间门秫秸薄障,篱笆墙,简易朴实;床铺上,铺着麦秸柵子和秫秸糜子编织的凉席。宿舍和陈列馆内,以还原时代旧物、摆设、家具日用品、学习用具等内容方式,给人们回忆那个特殊年代,提供素材。在这里,怀念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知青们同社员一起面向黄土背朝天,闻鸡鸣日岀而作,伴月光星辰而息,克服了“跳蚤、饮食、生活、劳动、思想”道道难关。在春种、夏管、秋收、冬河工中,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情如鱼水,亲如一家!

回眸反思,一群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的城里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高呼:“不在城里吃闲饭,广阔天地炼红心” 的口号,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社会最强音。而今,云外赏月,别有一番风韵。

当时,知青点还曾出现“无名英雄” 的新闻:程庄生产队饲养场的粪池已满,一夜之间被人把粪肥全都挖出来了----五保老人家里的水缸里不断有人暗中来送水---- 一连串的好人好事,却不知何人所为。生产大队支部书记搞调查,可是问谁谁都回答“不知道”。

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城里知青,是那个时代青年群体中革命先锋的缩影。 他们投身农村无私奉献,在这里接受“再教育”。演绎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诠释了有志青年志在四方的气概。谱写了一篇篇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华章。“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是知青们的行动准则。

程庄村知青驿站文化遗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的时期,辉煌的年代,我们怀着虔诚纪念那段过往,品味时代的律动。要在历史中认真思索人生,在榜样前汲取力量,努力培养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理想人格。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出别样精彩的人生画卷。

碑桥颂贤

程庄村东,小河如带,杨柳似烟,鱼鸭嘻戏,村姑捶衣。一块石碑,横卧成桥,碑桥两端各一孔耳桥。桥上,牛车、驴车、独轮车,车来车往;挑担的,背包的,行人匆匆,一片太平盛世之景。然而,大清乾隆年间,峄县张知县在这里演绎了一场“碑桥”救民的故事。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夏,连降暴雨,黄河决口,微山湖水暴涨,致使峄县运河两岸一片汪洋,洪水淹没田庐。张知县闻灾,一边上奏朝廷报救济,一边到运河两岸组织救灾。夏去秋来,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不见朝廷救灾款来。心急张知县,巡灾来到程庄村东,看到一碑三孔桥,心想,乾隆盛世,天下太平,官场弊端,报喜不报忧,我的报灾奏折,传递不到御前。要想要皇银,救灾民,我何不来个报功不报忧。感恩盛世,峄县修建一百三孔桥,急需皇银千两……

修桥奏折,加急上报朝廷,拨来皇银千两。张知县急派衙役、商户购粮,按大村小村,灾重灾轻,划分等级,速速下发赈灾粮。朝廷的拨款,使万名灾民得以活命。当时,运河人家都把张知县的画像悬挂中堂,顶礼膜拜。

山东巡抚国泰闻知峄县张知县虚报建桥工程,气得咬牙切齿,他立案审查,决心要把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置之死地。老百姓听到风声,都为爱民心切的张知县捏着一把汗,祈祷苍天保佑爱民的好官张知县。

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索取贿赂,中饱私囊,导致府库亏空″。经审查,罪证确凿。乾隆皇帝大怒,诏令处以死刑。

国泰落马,张知县虚报建桥的案件不了了之。接着,由峄县举人孙蓉衫、副贡张兰坡牵头,召集全县绅士、农工商贸社会各界八十三位代表人物,一竿子捅到顶,直接向朝廷上书赞颂张知县主政十年的丰功伟绩。最终,张知县不但无罪,反被擢升为 胶州知州。至今,在程庄村一带,还流传着“一碑三孔桥”张知县救民得好报的民间谚语:

一碑三孔桥

好官好心得好报

人行好事

莫问前程

扳倒贪官国泰

多亏御史钱沣

历经岁月,“碑桥”虽已沦落为废墟一空,然而,张知县和一碑三孔桥的历史掌故深刻在一方民心之中。

戏台抚柳

依渠傍水的程庄村广场上,一座古朴典雅的“老戏台” 俏然屹立,它像一个久经桑沧的老者,喋喋不休地向世人叙说它“岀将”“入相” 的身世。说起这老戏台,那得穿越到金元时期的老峄县前身一一峄州。峄州城及枣庄、临城、台儿庄等古城重镔,均有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华丽戏楼、戏院,称为“勾栏瓦舍”。在那里为达官显贵、乡绅土豪们演绎着百戏、杂剧。乡下的布衣黎民看戏听曲都是“土台子”、“草棚”之类的“庄户戏台”。 程庄村老戏台是乡民们用碎石镶边,夯土筑台的结构建成,供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看戏。

走进老戏台的幕后化妆室、道具室,那里存放着柳叶琴、二胡、板胡、琵琶、渔鼓、扬琴、笙管唢呐及锣鼓等一系列民族乐器。和钗时常能映现出那锣鼓笙箫喧闹,丝竹管弦盈耳,低吟浅唱的场景。静谧中似有绕梁的余音萦耳,那声音充满了天老地荒般的亘古幽长。顺着这声音,进入到戏台后面的化妆室内。在斑白的清水墙上,悬挂着“古邵公社文艺宣传队”的牌子。墙壁上张贴着:“听毛主席的话,做革命的文艺战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标语。几案上摆放着扬琴、柳叶琴、二胡、板胡、琵琶、渔鼓、笙、箫、笛、管等乐器;另外还有狮、龙、高跷、旱船、竹马毛驴等民间游艺活动的演出道具。室内散发着浓郁的文艺芳香。

程庄老戏台起初只有小戏班演岀以“三小”( 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庄户戏、嬷嬷戏。后来也在春节及喜庆之日请大戏班搞大型演出,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即生、旦、净、末、丑文武带打之类的宫廷袍带戏。

建国后的老戏台开始上演革命现代戏剧。在后场墙壁张贴许多剧照,诸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打虎上山的杨子荣生擒座山雕、高举红灯,杀不尽豺狼不下战场的抗日烈士后代李铁梅、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白毛女、党指挥枪的杜鹃山游击队、智斗汉奸的抗日女杰阿庆嫂等,大无畏的革命英雄形像历历在目,震撼心灵。

程庄老戏台是抚育柳琴戏的温床。柳琴戏最原始的名字叫做“肘鼓子”,它是从明代由鲁南苏北民间小调,乡音俚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过不断的整理挖掘和传承,并吸收了运河纤夫劳动号子的优美曲调,便改名为“拉河腔”。 清乾隆间峄县知县张玉树酷爱地方戏,他把《同义班》戏班子请进衙门以“达嘉官” 名义为官员们演岀;又请进官宅为他家人唱“堂戏”。 大大 提高了戏曲艺人的社会身价。张玉树对拉河美化其名,易名叫做“拉魂腔”。 他还亲自为同义班写一段《风花雪月》的拉魂腔清唱。拉魂腔 优美婉转的曲调非常别致,突岀地方文化特色,令人入迷,如痴如醉。鲁南苏北一带,流传着“四大香” 的顺口溜 :“绿豆米饭、羊肉汤,旱烟袋、拉魂腔。”还有个谚说:拉魂腔一来,大闺女跑掉绣花鞋;拉魂腔一走,闪倒了十九,死了别埋,拉魂腔还来。这些都道出了人们对拉魂腔的喜爱迷恋程度。1947年,新四军驻峄县,陈毅司令员非常喜爱当地民间戏曲,他说:“拉魂腔确实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

1950年,由政府牵头成立以拉魂腔为主的峄县剧团。1954年,华东地区五省一市在上海举行戏剧会演,由官方决定把拉魂腔正式命名为柳琴戏。1961年,建立枣庄市,撤销峄县;峄县柳琴剧团随之升格为枣庄市柳琴剧团。枣庄市柳琴艺术经典剧目有《瑞云》、《匡衡进京》、《山乡锣鼓》、《碑桥颂》等对众公演并载入戏剧史。1986年,苏鲁豫皖首届柳琴戏剧节会演期间,在专家艺术家研讨会上理清了柳琴戏发展线条:柳琴戏发源于明代的鲁南苏北运河两岸;柳琴戏和淮海戏、泗洲戏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姊妹艺术。2006年,枣庄市柳琴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程庄老戏台这个宝地上,柳琴戏艺人粉墨登场,就一直受到“土台子” 的滋润,并一直在这一方沃上虔诚的传承和发展。古朴民风熏染着文化艺术的味道,文化艺术又反馈陶冶着人民大众。

程庄老戏台在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抗战时期在这里演岀《放下你的鞭子》;解放后演岀《翻身道情》;在挖渠稻改那个年代,工地上的基干民兵、城市下乡知青曾经把戏台当作诗歌竞赛的擂台,各展英姿。至今,后场墙壁上还留下两首诗词。

其一,是下乡知青白东风的诗词:

胜利渠上擂战鼓,群英诗会震五湖。

李白杜甫来参赛,也得磕头拜师傅。

其二,是老民兵魏哲斌的诗词:

老汉活到五十九,作诗这是头一首。

满心只有一句话,子孙万代跟党走。

期间,古邵公社有程庄、沈庄、邱庄、颜庄、乐庄等十几支业余剧团,把京剧《红灯记》、《沙家浜》移植为柳琴戏演岀。峄县籍号称柳琴状元的厉仁青和刘德广、厉秀莲在邱庄戏台和程庄戏台演唱《沙家浜》选段,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记忆。用美声唱法唱地方戏是厉仁青的创举,他把柳琴戏从“下里巴人” 推向 “阳春白雪” 的艺术品位。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山起舞,绿水欢歌。古邵镇运河剧社等庄户剧团风起云涌,以程庄老戏台为载体,以“和谐大舞台,幸福新农村”为主题。在继承传统柳琴戏等剧种优美唱腔的基础上,坚持“离乡土最近才有生命力,离农民最近才有亲和力,离农村最近才有感染力”的文化理念。用全新的艺术形式生动演绎新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这老戏台上,传播党的特质正能量,高扬时代最強音,飘荡出优美主旋律,与振兴农村经济同频共振,再展拉魂腔拉人魂魄的艺术雄风。

绿洲煽情

古邵镇是从原泇河到京杭大运河的千年古渡,文明古镇。此处荒滩渔村青纱帐,是“在日本鬼子头上跳舞的”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的根据地,革命先烈在这里洒满了热血;“沙路口血战” 及“巨梁桥惨案” 印证着日寇的丑恶罪状; 这里是淮海战役支前最显著的红色座标;三国战乱时曹操在这里“屯田养马”, 这是曹家父子称霸称帝的发祥地;明代内阁官员舒应龙、刘东星、李化龙号称“三公”, 他们挖通运河并建峄县八闸,被民间奉为神圣----在这里掬起一把泥土都飘逸着文化的芳香。深厚的文化底蕴,春风化雨,默默煽情,情系八荒。

而今此处有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枢万年闸泵站、山东水运集团枣庄分公司船闸、山东峄州港务公司暨运河支队红色党员教育馆等一系列建筑群,星罗棋布。昔日,号称鲁南四湖流域“洪水走廊” 的 古邵镇正在打造一道融红色革命元素、水文化景观、新农村田园与荷塘观光于一体的“十里画廊” 风景线。程庄村是这道风景线上的一颗明珠,是大运河和胜利渠烘托中的一方绿洲。

旧社会,运河古渡的乡愁演绎成歌谣:“荒滩坑洼,十年九涝;庄稼来到嘴头上,一场洪水全泡汤。地瓜干子当细粮,养只母鸡当银行。挖来野菜连根煮,砍回鲜柴带叶烧”。 这是千百年来农民生活的写照。而今,一马平川的原野上阡陌纵横水绕田,五谷禾苗伴稻秧,大豆玉米追麦浪;一年几轮回,大地铺金仓。鸡逐鹅鸭相嬉戏,惠风和畅壮猪羊。程庄村人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因地制宜开发农、林、牧、副、渔,百业俱兴。结合自身特有的人文资源和红色资源,集体经济蒸蒸日上,农民收入持续高升。有位薛老师说:自从盘古开天地,百姓享福数今日。

想象那难忘的情景:冰冻三尺,枣南会战,喝令湖水流入万家百姓的心田。“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最高指示,风云激荡,润物无声。 改变了这片荒滩,改变了一方人民贫困的命运。感恩戴德的运河人家除了满满的获得感,还有行为举止的、风俗习惯的、思想感情的全面升华。一叶叶扁舟满载壮志,浪漫的水车天轮滚动着正气;伴随民意向游人示爱,悠悠煽情。

走进程庄村知青食堂,谁都想亲口品尝粗粮淡飯、庄户菜和地瓜汤;另有野生的荠荠菜、泽蒜、马齿苋、蒲公英、萋萋芽、芙苖秧---尤其是老字辈过来人,对于久别重逢的特殊风味倍感亲切。吃起来清心开胃,在忆苦思甜中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程庄村青壁红瓦映照蓝天白云,清渠碧波,绿树浓荫,林网间金光大道车水马龙。交响合奏社会主旋律的最高音符最强音。新村内外,四季常青,到处花草烂漫,竹木亮青,鱼跃水面,莺歌凌空。一栋栋排房井然有序,整洁的村容村貌引人注目,文化广场与体育运动场热热闹闹,老年活动中心及幼儿园欣欣向荣。道路两侧的桃、李、石榴、葡萄、银杏、梧桐树列如侍卫;农家庭院风光朴实而幽雅,别具一番韵味。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微形畦田,及其隔离墙、篱笆杖内都栽植着葱、蒜、韮菜、辣椒、黄瓜、西红柿,五彩争艳,果蔬飘香。一派华而实农作物生机勃勃,默默含情。当年枣南会战的热潮虽已远去,但是程庄人的血总是热的,村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人际关系血浓于水,十分和谐。前不久,笔者在程庄村,无意中说“我饿了”,一个小伙子不声不响地进家拿来了大煎饼和老咸菜,他在门前就地拔一棵大葱又摘几个鲜辣椒送上来。笔者吃了两口喊“辣,辣”,小伙子用笑声鼓励说:“能吃辣,能当家。”接着,一位老同志笑呵呵地送上一杯热水。一点小事,一滴水中见太阳,透露出程庄人的淳朴之心和温馨的待客之情。切实感应到真情一笑值千金。

欣逢新盛世的运河古渡,时代造就精气神。素称“茅草荒”、“ 蛙子汪 ”的古邵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沧桑巨变,亮丽转身;变成为鱼米之乡,发展为“枣庄市第一号粮仓”。原来一穷二白的程庄村,名不见经传,而今俏然蝶变为风华正茂的网红村。一次程庄行,一路洒满情。程庄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当年“知青让杠”的赤诚,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农业观光亮丽景点。

一览地图,大运河、胜利渠与纵贯的206国道水路道形,浑然一体,宛如开弓箭势。古邵镇大力弘扬红色特质的革命经典,充分发挥自身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为乡村振兴的推进注入文化基因和精神活力。这片热土上的新型农民,满怀正能量,紧扣主旋律,凝心聚力搞发展;破束缚,抓机遇,闯新路,随运河风帆远行,随碧水炊烟腾升,助力新时代鲁南大地腾飞。